Sakana 小组件集成

目录

反思:鄙视链中的经济学习心态

怎样才算是一种热爱呢?这个问题,我其实很早以前就尝试自我回答了,

参见:

《动机论:二次元的真物与伪物》

《经世济民or因为山在那》

《再见绘梨:追求奇幻的欺诈师》

反思一下我自己,何为经济学习热情,其实就是装逼,一般是先有成绩再有爱。

话虽如此,在潮水褪去后,一些海草不也留下了陆地上发芽的种子吗?这也是我所想的——假亦真时真亦假,真亦假时假亦真。 学科热情不需要纯粹的理由,纯洁的动机,坚持下来了就变成真的了。 认识的一同学之前觉得经济学不行,想转码,在取得成绩后开始盛赞经济学了。在看到这位同学向我抛出各种名词时,我简直就看到了当初的自己。

天啊,这简直就是我!(MyGo. jpg)

所以由此观之,我对经济学的热情起点应该是不纯粹的,就是享受思维上高人一等的感觉,但在深入学习后才发现自己的渺小和经济学的奇妙。

就我自己的学习心态来说,经历了以下路径:

而且就我互联网冲浪经历和跟身边同学的交流来说,大家几乎都是一样的鄙视链升级路径。

理论框架上:

高中时期: 充满了对《资本论》的迷之想象。

选择专业: 个人的经济学启蒙书籍算是吴晓波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1。如今我不再赞同书中国民进退的循环论,但还是感谢这本书让我在大学就开始主动了解“李约瑟之谜”的相关理论。身边还有部分人则是混合了纯经济学、政治学、考公当官和华尔街的印象。

经济学学习: 开始接触主流经济学理论

先是两大互联网潮流立场——剑桥资本争论,哈耶克和凯恩斯天人交战(中国就是林毅夫和杨小凯)。

然后循序渐进思想史——希腊… 重农,重商… 古典,新古典,新古典综合…

理论认知逐渐细化:宏观微观叠加各自划分:劳经、产业、资源可持续、经济增长、历史量化… 然后越来越细,分对象,分方法,分领域。

加入现代补丁: 价值转型,博弈论、复杂经济学非均衡、行为经济学、交叉(演化经济、神经经济…)

此时不再执着大立场,而是关注理论范式和应用场景,同时更关注的是具体指导理论。

论文方法上:

在没有自我认知的时候接触宏微结构式,此时对结构和简约之争不了解。

开始接触计量,接触因果关系,然后开始自称 reg monkey(实际情况是我连回归猿都没当明白)。

通过了解因果革命完成对结构范式(Structure form)和简约范式(reduce form)之争的了解。

到这时,我身边很多同学已经开始中英夹杂说话和打字了,但是个人十分讨厌这种混用,即便是默认专业名词,所以我选择中文加英文括号!

  • 当我刚开始了解计量和因果推断时,陷入的是统计学的神化。

完成 DID\RDD\PSM\Bunching\OLS… 祛魅后,是对机器学习和贝叶斯估计的神化。
R、python、Matlab、SAS 学不完啊…

  • 当我意识到了结构式的存在后,就开始了对数学的神化。

DSGE,启动!人心不足蛇吞象——想掌握实分析、测度论、泛函了(

然后就是学不完的数学,学不完的统计软件,看不完的经典书籍,和还没开始行动的我。

论文认知上:

实证论文一开始让人不明觉厉,追求方法的花里胡哨。

对自己没有思想性感到悲哀,同时对到哪里找思想性感到迷茫。

论文选题无非方法,数据,问题驱动,大部分时候没有灵感都是数据变量的排列组合和历遍。

开始了解经济学必须读前沿英文文献,开始鼓吹中文期刊都是垃圾,只看英文 top 5。

这种论调在互联网被广泛赞同,但还是有点极端了吧。

开始明白故事包装的重要性,老是说论文是讲好一个故事

是的,我们已经变成寓言故事家了2(张五常. Jpg)

总结

回头来看都算是兴趣使然,但每一步进步确实都是站在鄙视上一步的基础上前进。我无法回答立场范式之争,因为过于庞大,我看不清。耳边只有经济学思想史老师的开课语——经济学就是一片混沌

归根结底,我眼中最崇拜的经济学大佬思维是两个思维模式,一种是建立比较分析的社会学分析,熟悉各国历史,经济比较信手拈来,研究制度经济学的大神们,其直觉和知识储备让人直呼妖孽;另外一种是搞数学分析的,各种函数处理和均衡分析让人头皮发麻。

我不会反对鄙视链心态,因为我就是这样起来的,但最关键的是——顺着鄙视链成长很好,但我们不能一直如此。

最近逛图书馆,看到那些单色旧书上密密麻麻的借阅记录,还是感叹经典书看得少了。个人觉得自己面临的最大的幻觉是工具幻觉——以为学了点代码操作就心满意足了,经济学思维其实一点没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