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力量:当法官学习了经济学

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爱因斯坦
前言
注意看,这是一名经济学学生,在过年时,他还在讨论什么新古典、贝尔曼方程、卢卡斯批判之类家人听不懂的东西。亲戚朋友团年时问他收获了什么,他只能说自己证明了一般均衡,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还动态最优化了。
在朋友们兜里掏出一大把红包的时间里,这位学生可能还在想文章的内生性问题怎么解决。每每遭遇这种场景,我们不禁问到,学习经济学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变化?当我们在多年以后忘掉了所有的词高深术语,在经济学学习生涯当中,留下的究竟是什么?
本文想分享的是2025年发表在qje上的《Ideas Have Consequences The Impact of Law and Economics on American Justice》(作者网站 有丰富的学习材料。)。
文章分析了法官在参与经济培训后的判决行为改变。文章发现,参加经济学培训后,参与的法官在意见中使用了更多经济学语言,更频繁地反对监管机构,并实施了更严厉的刑事判决。文章不仅探索了法与经济学交叉的现实效果,也验证了经济思想说服的力量。
背景
法律与经济运动
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芝加哥学派为中心掀起了法律和经济学运动。20实际后几十年,经济学理念在法律领域的应用从边缘发展到主流。到 20 世纪 80 年代,经济学原理已经扩散到几乎所有法律领域。
在芝加哥学派的影响下,法律与经济运动中的保守派学者倾向于批评监管政策,强调其负面的意外经济后果和被捕的潜在可能性。劳动、环境监管方面都有保守派学者或法官广泛参与。经济学的威慑理论(deterrence theory)也影响了刑法领域。
曼恩(Manne)经济学研究所联邦法官
经济学对法律思想的影响部分可以追溯到一个针对现任法官的经济学培训项目 —— 联邦法官经济学研究所。该课程从 1976 年到 1998 年持续开放,每年一到两次。项目一开始就邀请了所有联邦法官,且海滩酒店费用由项目支付,入学名额先到先得。这意味着项目没有特定的法官选择偏好。
培训项目的预期影响
形式主义法学观点认为法律会严格应用书面而不考虑非法律因素;态度主义法学观点认为法官态度受党派影响,党派更替会覆盖掉曼恩计划的影响。然而现实中法官在决策中拥有显著的自由裁量权,且大量研究表明非法律因素会影响决策。曼恩计划产生的对严格经济学思想的接触程度差异,让我们可以测试这些思想是否对法官具有说服力,以及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
数据
案件数据
美国联邦法院制度分为三个层级:地方层级 (地区法院)、中级层级 (巡回法院) 和国家层级 (最高法院)。文章从彭博法律搜集了美国上诉巡回法院在 1970 年至 2005 年间的案件判决,并与singer数据库、联邦司法中心数据集、LexisNexis数据集进行交叉核对。数据包含了法官信息(性别、信仰、宗族、学位、工作经历等)。案件数据中,20%与监管相关、5%与劳动相关。
判决风格
文章使用“词嵌入“的方法识别判决经济风格。具体方法为将法官书面意见去掉大写和标点符号,储存为词语列表进行预处理。将词语列表与法律经济词汇数据库联系。由于包含特定经济词汇的案件占比较低,难以直接用词汇频方法计算,因此更换为语境相似度进行测度。
判决结果
文章重点分析了三类案件的判决结果:
劳动和环境监管:是否对政府部门、劳动机构投反对意见。反对意见意味着法官态度为支持放松监管。
保守主义司法:基于案件法律诉求进行手动编码(样本占比5%),态度分为自由主义、保守主义、中立或难以编码。图片显示保守主义呈上升趋势。
刑事量刑:包含犯罪类型、量刑程度,文章主要使用是否判决监禁作为二元变量。
实证策略
估计策略
$$ Y_{ijct}=\alpha_{j}+\alpha_{ct}+\gamma Z_{jt}^{\mathrm{post}}+X_{ijct}^{\prime}\beta+\epsilon_{ijct} $$ $$ Y_{ijct}=\alpha_{j}+\alpha_{ct}+\sum_{k\in V}\gamma_{k}Z_{jt}^{k}+X_{ijct}^{\prime}\beta+\epsilon_{ijct} $$
- 案件i法官j法院c年份t。文章使用法官、法院-年份固定效应。
- 因变量Y:决策、投票、判决的经济风格。
- 自变量Z:进入曼恩计划的状态指示变量。
实证应用条件假设检验
随机分配
由于培训名额先到先得,文章使用渐进did的方法进行估计。此时需要额外检验法院是否随机分配案件、先参加培训的法官和后参加培训的法官是否存在差异。美国法院案件由计算机实施随机分配,并确保法官小组不会连续重复组队。图片显示参加了曼恩计划和未参加曼恩计划的基层和巡回法院法官在经济案件类型分配上不存在统计显著性。
培训名单随机分配假设
曼恩计划法官培训批次特征检验。共和党任命的法官更容易参与曼恩计划且容易出现在较早的队列,但共和党任命的法官与具体参加时间无关。
文章进一步比较同一法院、同一年份,参加和未参加培训的法官,差异并不显著。为进一步克服这种可能的选择偏差,文章借助所有控制变量预测法官参与培训的年份并进行控制。
不存在溢出效应假设(SUTVA)假设
其实 did 假设就有不存在溢出效应,结果现在很多文章结尾还检验溢出效应存在(在不使用空间计量的情况下)。
为保证渐进did识别的有效性,文章进一步检验了法官学习的溢出效应。一般认为法官工作相对独立且在案件随机分配的情况下沟通较少。文章进一步控制同法院同事参加培训的比例作为控制变量。此外,文章还进一步检验来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溢出效应较弱。
实证结果
司法语言风格
结果表明参加曼恩项目的法官倾向于在书面司法意见中增加使用经济学相关词汇。文章使用法学词汇相关性替代经济学词汇相关性进行检验,结果并不显著。
监管态度
文章主要检验了法官对劳动、环境监管相关案件的投票意见。结果表明在经历培训后,法官更容易在监管议题上持反对意见。文章额外使用了反垄断法议题样本进行检验,结果虽然为正但并不满足统计性显著,可能是样本数量较少导致的。
量刑影响
经济学理论对刑期严格的方向比较难以判断,但考虑到威慑理论和降低犯罪经济损失,增加犯罪成本的治理框架,可能法官会增加刑事判决严格程度。结果表明法官在经历培训后更容易增加判决入狱概率。
扩展分析
文章进一步报告了对巡回法庭的短期效果。
文章使用泊松模型分析入狱率。结果表明培训使得入狱率短期内增加6.2%,长期增加了3.5%。但刑期长度改变并不显著,可能是因为法官在刑期方面的自由裁量权较低。
文章进一步建立了一个说服模型:
$$ p=100\times\frac{\Delta y}{\Delta e}\cdot\frac{1}{(1-y_0)}. $$
- $y_0$ 为法官中参加了经济学培训的比例,基于描述统计为46%。
- $\Delta y$ 为法官被说服的变化比例,也就是实证结果中投反对票的提升概率,使用稳健性检验的保守估计为4.3%。
- $\Delta e$ 为能被说服的参与个体全体,假设全部法官都参与影响,此时为1。
代入公式可估计经济学培训为法官带来的说服率增幅大概为8%。类似的研究估计还有福克斯新闻效应对共和党投票的影响 (p = 11.6%);连续10 周订阅《华盛顿邮报》对民主党的投票份的说服率(p = 19.5%)。不过论文的8%依旧是保守估计,因为文章只分析了参与培训的法官群体,但培训材料还被学生、律师等其他相关群体阅读,且大量参与培训的法官运用了经济分析的案例会成为参考案例。
稳健性检验
检验事前趋势。
更改样本范围:限制参加培训三年前后的法官样本进行平衡面板检验;增加培训法官观测年份直到整个法官生涯估计长期效应。
更改变量:使用机器学习的词汇相似度替代词嵌入的经济词汇相关性指标。
加入控制:法官任命主席、预测出席时间、法官和同事参与培训比例交互项、案件类型固定效应,实行稳健标准误和法院、年份双向聚类标准误。
样本权重:法院-年份案件数量更多的样本组增加权重。
总结
经济学是一个通用框架,而法官需要在各种政策问题上做出高风险决策,经济学传授的是一种决策思想。在经历经济学思维培训后,法官相比与经济学家,更具备怀疑精神,可能更能辨识带有偏见性质的材料。
文章在检验方面详实可信,其中无溢出条件、随机分配的检验值得借鉴。在三类因变量的检验中,文章都选择了相近的变量进行安慰剂检验,使得文章更具说服力。尽管文章使用了词嵌入的方法分析经济相关词汇,但在思想的测度方面,或许未来还有更多的挖掘空间。例如文章也明确了经济理论和刑期方向的判断较为复杂,且论文并没有在机制方面说明经济分析框架的独特性。关于其中经济思想的测度,可能还有更多值得讨论的空间——例如 经济思想是怎样扩散的?不同经济学科期刊的语言风格差异是什么?法官严苛性能通过判决文书用词测量吗? 这些可能都是有趣且值得挖掘的选题。
经济统计证据并不能成为法律证据,但经济统计的思维却能让法律证据的表达更具有说服力。这也是为什么曼恩计划选择法学和经济学结合而非其他学科交叉。正如 Deirdre N. McCloskey 教授在其著作《经济学的修辞》中说的一样,经济学或许是教会人们去说服的学科。而如何说服的这个思维框架,才是所有经济学人宝贵的财富和蕴含在论文当中的无声贡献。